偶然间发现自己的月经血是黑色的,外加还有一些血块,是不是吓坏了?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绝症,其实不然,下面一起看一看,你的经血能透露出哪些信号。
血是什么颜色的
在说月经血之前,先给你看看正常血的颜色有哪些。
如图所示,上面五种颜色都是血液的颜色,是不是很奇怪,原来血液不只是一种颜色,因为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,动脉血里因为富含氧气,所以看起来就更加鲜红一些,静脉血含氧气比较少,所以看起来就是暗红色的,那么当血液离开人体,血小板就会释放凝血酶原,血液开始凝固,凝的过程当中血液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深,后基本上就到右边那样程度。
月经血的形状和颜色
经血的颜色、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的激素水平状况。激素水平在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,经血的颜色、粘稠度等也随之受到影响。如果经血呈鲜红或暗红色,在经期后几天略微偏红棕色,一般来说是正常的,没有什么问题。
1.凝结的血块
许多女性都观察到过经血有时会比较粘稠或伴有血块,颜色可能是鲜红色,也可能是暗红、偏黑。
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月经量多的那几天。在月经期,身体会释放抗凝血物质,以便经血顺利排出。而经量较大时,抗凝血物质没有足够的时间工作,就可能出现血块,感觉颜色较深。一般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,不是什么「气滞血淤」,也不需要额外调理。
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长、经量过多,则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,应该尽快去妇科检查。
在子宫内膜增殖期,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,可以使子宫内膜增厚。但如果内分泌紊乱、雌激素水平过高,就可能过度刺激子宫内膜,导致子宫内膜息肉。一些妇科炎症也可能导致这个问题。子宫内膜息肉多发于35岁以上女性,高峰年龄为50岁。
2.稀薄的淡红色
若经血稀少、颜色较淡,可能是体内过雌激素水平过低的表现。雌激素水平过低,可能导致阴道干燥、性欲降低、脱发、疲劳,同时还可能表现为经期过短、推迟。
经血的量
正常的月经量约为20~60 mL,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有健康问题。
如果一个月经周期中出血少于20 mL,就是月经过少。需要去医院检查的情况有:
1.从次来姨妈开始就一直量少,18岁以后也没有变多过。
2.姨妈量一直正常,突然有一次变得量少,而且再也没有恢复正常血量。
如出现上述情况,可能是子宫发育不良、子宫内膜结核、子宫内膜炎、卵巢早衰。
如果一个月经周期中出血超过80 mL,就是月经过多。
经常性的出血过多可能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内膜癌,及时去医院检查是正确的选择。
经期延长
经期延长是指大姨妈经常待了7天以上都不走,甚至半个月都淋漓不断的情况。不过,偶尔延长个一两天是正常的,诱因通常是熬夜、受凉或者吃得太多营养过剩.......
如果经常出现姨妈赖着不走,血量总体偏多,周期也有点儿紊乱,好还是去医院检查。长期流下去可能会引起贫血或是影响怀孕。同时,情绪不要太过激动,也要克制自己,减少爱爱,不要透支太多体力,避免身体更虚。
闭经
闭经分两种,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。
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6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却从来没有来过月经。
继发性闭经是指之前有过规律的月经周期,但突然停止行经3个周期以上。
常见的原因是人流或其他原因刮宫,破坏了子宫内膜基底层,或感染造成宫腔粘连、子宫内膜结合等。如果以前患过结核、甲亢、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,则闭经可能是由这些疾病引起的。